摆地摊,一起吗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夜

市民一家三口逛夜市一声哨响,摊主们争先恐后地进入摊点

简单的一张桌板、一席方巾上面,一边是摊主赖以生计的奋斗,一边是繁忙都市人难得的休闲好时光。城市的“烟火味”在这里油然而生,生机勃勃。

6月3日夜间,记者探访了合肥市客流量最多的淮河路步行街夜市,这里的近千户摊点,商品种类齐全,现场有大量合肥市民前来游玩。自5月6日开市以来,步行街夜市已逐步恢复到原先的繁华。

“夜市第一摊”:

我们在这里成家立业

6月4日夜晚10:30,随着一声响亮的哨声,近千名摊主骑着小三轮,拉着小推车火速从各个路口涌入淮河路步行街,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摊位点,支起“门面”,10分钟内就开启了又一个整夜的营生。

由含山路进入,与淮河路交口西南边的第一家大摊位,被称为“步行街夜市第一家”。这可不是虚有名号,早在步行街还没有夜市的时候,摊主陆啸天就为了生计,在沿街商铺打烊的时段站在街口卖花草盆景。一晃十几年过去了,每当谈到最初创业的经历,陆啸天依然忍不住眼含热泪。

“当年我就揣着元现金,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,进了80元的盆景,等着10点钟商铺营业员们下班的时机,做点小生意糊口。”陆啸天说,他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一天自己挣到的元钱。“一家人只敢花30块吃饭,剩下的钱又拿去进新花。就这样一点一点积累,一做便是十三四年。当时我的第二个孩子刚出生没多久,为了做生意我们就在三轮车上放一床被子,孩子大一点的时候,他困了就知道自己爬到车上睡觉。”

随着生意越来越好,现在陆啸天已经拥有了一家花店,还有属于自己的鲜花仓库。但他和妻子却始终坚持着每晚在夜市摆摊。“因为我们是最早的摊铺,步行街管委会也给了许多扶持。现在不仅卖鲜花和盆景,我们还在街口的规定范围里摆放了石膏作画、儿童钓鱼等娱乐项目,让大家在逛街的同时还能有玩的地方。”

回忆起步行街夜市最早的样子,陆啸天感慨地说:“第二家是卖香薰灯的,第三家卖包包,慢慢有了服饰饰品。我们陪伴着淮河路步行街夜市的发展壮大,这里也见证了我们成家立业的奋斗史。”

怀旧零食铺:

夜市成就了我的创业梦

如果说最早的花摊是淮河路步行街夜市的起点,缓缓诉说着这片繁华背后的故事。那么90后小伙赵胜杰的童年怀旧零食摊,就像一个茁壮成长的孩子,渐渐扛起了夜市流量的大旗。

开市还不足半小时,他的零食摊前就已经围满了顾客。“香芋糖、牛羊配、香菇肥牛,还有无花果(萝卜丝)都给我装几包,上小学的时候最喜欢吃了。”顺着顾客们豪气选购的声音望去,三块木板拼起的零食摊有着上百种80、90后的童年美食,宛若童年理想中的美食天堂。

一番交谈后,赵胜杰告诉我们,虽然自己今年才26岁,但经营这家摊位已经有7年的时间了。

“最初就是想着,随着80后、90后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的主体,怀旧又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,做一些童年零食应该会有不错的收益。”他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两元钱的小零食,却获得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,甚至成为夜市里的网红店,经常有顾客来摊位前直播推荐。

提起自己的生意如此红火,赵胜杰说一是要感谢步行街的地理位置,正是巨大的人流量为自己销货提供了保障。其次,主管部门的扶持也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,“如何把控商品质量,规范经营,管理部门都经常派人来指导。”据他介绍,现在除了夜市里的摊位,在鼓楼等大型商场里,也有了自己的铺面,开启了全天候挣钱的模式。“是夜市成就了我的创业梦,这里就是我的第二个家。”

西西娅饰品:

幼师开启创业之路

与经营了多年的摊主不同,在夜市西段的一个小摊位前,坐着的一对夫妻显得还不那么游刃有余。

女摊主蒋玲玲告诉我们,自己原来是一名幼儿教师,因为疫情影响好几个月没有上班,在家无所事事的她想到要和丈夫来夜市摆摊。“听到政府要扶植地摊经济,我们打心眼里高兴。本来没有摆摊卖过东西,心里还有一些忐忑,现在好了,有什么不懂的我们就去管委会问,他们也热心指导我们。这才两个星期,摊子也还算是支得有模有样了。”

整理着各种闪亮精致的耳饰和手环,蒋玲玲说现在有顾客前来挑选,她会先观察顾客的穿着和脸型,再为她们提供建议,每晚的成交流水也能在百元以上。“白天在其他地方摆摊,晚上就来步行街摆夜市。虽然每天的工作时间长了,但是压力小了很多。”蒋玲玲夫妻俩一般摆到凌晨3点回家,虽然刚开始挣得不算多,但每天出摊就有了个盼头,有家人陪伴在身边,她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好!

传统套圈、VR体验:

新老文化的夜间碰撞

在淮河路步行街夜市北边的中间摊位,有这样两位邻居与众不同。左边是陪伴了许多人一起长大的传统休闲娱乐项目“套圈”,右边是近两年深受年轻人和小朋友喜爱的“VR体验”,两家店相邻在一起,新老文化却碰撞出了不一样的夜间火花。

“套圈啦,20块钱15个圈,套中就拿走!”老板陈师傅说,自己的套圈摊开了许多年,步行街、逍遥津、杏花公园……城市的各个角落都跑过,一地的奖品也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,让人目不暇接。而隔壁的VR体验则是两个大屏幕,一副眼镜就完成了所有装备,10元钱一次的娱乐体验,吸引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排队游玩。

“孩子想套只小乌龟回家养,他爸爸想戴VR眼镜体验滑雪游戏,30元钱让两个人都玩得很开心。”一家三口出门逛夜市的方女士说,难得父子两人都能有自己喜欢的项目,还是夜市最有烟火气。

当然,夜市里的烟火气也不只是这套圈中的惊喜。街头推着便携车摊的老奶奶,正优哉游哉地串着自家种的玉兰花。五元钱就能让童年熟悉的香味丰富整个夏天的夜晚。而边上各种卡通造型的玩偶、网红小熊泡泡机,也在玉兰花香中,显得更加可爱迷人。人声鼎沸间,是城市温度的慢慢回升,也使越来越多人展开了新的奋斗天地。

90后小伙的零食铺蒋玲玲与丈夫的饰品铺

据淮河路步行街管委会办公室业态发展科工作人员介绍,随着区域经济发展,在年底,淮河路步行街自发形成了以经营服装、鞋袜、饰品、音像制品、小百货及儿童玩具等为主的夜市摊点群。

近几年夜市经济发展趋势迅猛,数量越来越多,也增加了美甲、娱乐、预包装小零售等经营品种。截至管委会统计,夜市经营摊点夏季高峰时达到0余户,其他时间约户,从业人员近人,经营时间为晚10:30到次日凌晨2点,3点前全部撤离街区。

下一步,管委会计划制定相关措施,加强夜市规范管理制度,遵循疏堵结合的原则,实行摊位准入审核机制,不收取摊位费用,并与属地公安、有关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,逐步规范夜市管理措施。“我们将进一步分析、利用步行街的地理环境与社会资源优势,将周边的人文背景融入步行街夜市经营中,提升商户经营收益、从业人员的收入,进一步提升夜市经济带动作用。”

据悉,随着《庐阳区推动商贸零售业转型发展扶持政策》的出台,下一步庐阳区政府打算拿出万元消费券用于夜市经济复苏,主要针对淮河路步行街和老报馆两大夜市群,进行消费鼓励。

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孙皞乾/文高博/摄通讯员朱亚东朱骏

夜市“第一摊”——陆啸天的花摊

“朋友们,今晚准备摆地摊,有一起的吗?”……随着地摊经济的兴起,一时间“地摊经济”成为不少市民谈论的热点话题。

随着地摊经济的兴起,记者发现“地摊经济”现象已在朋友圈刷屏,众多电商平台和企业嗅到了其中商机,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给“地摊经济”加一把火。

现象一:

朋友圈刷屏、直播“我要摆地摊”

“朋友们,今晚准备摆地摊,有一起的吗?”“今晚10点,货已备好,步行街夜市,不见不散呀!“……随着地摊经济热度的上升,不少市民纷纷在朋友圈刷屏,表示也要加入“地摊大军”,除了“喊口号”,有不少已经付诸行动,还在朋友圈实时直播。

王恒就是其中一位,今年23岁的王恒是一名教育机构的古筝老师,受疫情影响,今年自己的课程排得并不满。“疫情逐渐好转后,我的工作并不是很忙,看到朋友圈已经‘刷屏’摆地摊,就拿平时闲置的物品来卖,第一天晚上收入多元,比我想象的要好。”与此同时,王恒还在朋友圈实时直播自己摆摊的情况,每卖出一部分,王恒就发条朋友圈,“觉得很有意思,也想和大家分享,之前没摆过,也是想给自己鼓气。”

美食、玩具、手工艺品?如果你想摆地摊,最想卖些什么?程序员摆摊修电脑、程序员转行精选假发、自媒体转行直播直销……除了朋友圈里刷屏的“地摊经济”,互联网上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,一时间各行各业的人也根据工作特点,选择合适的“摊点”,“做起生意”。

现象二:

电商平台发布“夜市练摊攻略”

临近6·18电商节,打开天猫、京东APP,夜市、摆摊等词汇成为近期的绝对热搜。

记者在某电商APP里搜索关键词“摆摊”,除了常规的内容,可折叠摆货摊架、不锈钢伸缩支架等各类“摆摊神器”层出不穷,备受欢迎。

具体来看,记者获悉,京东在6月2日发布“星星之火”计划,从保供货、助经营、促就业三方面入手扶持地摊经济。在保供货方面,京东新通路将发挥全渠道供货能力,并提供数亿元进货补贴,联动近00家品牌厂商、多家联合仓,为线下零售商家提供价值超过亿的品质货源,让他们可以便捷获取到低成本、高品质的货源。

此外,为助力地摊经济升级,5月29日,阿里巴巴发布地摊经济扶持计划,将在网站推出“地摊批发专区”,并提供超过亿元免息赊购,通过源头好货、数据智能、金融扶持、客户保障四个维度赋能,为超过万名“摊主”提供全方位的进货和经营支持。而苏宁也于6月2日推出“夜逛合伙人”地摊夜市扶持计划聚焦“地摊经济”。6月3日晚8点30分,拼多多宣布正式上线“五菱荣光售货车”,同时上线了“地摊必备”补贴专区,将五菱售货车、户外风扇、手电筒等“摆摊神器”纳入补贴。

记者王骏超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wuguia.com/bdly/10933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